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理论前沿- 感悟教育人生
感悟教育人生

供稿:理论前沿 发布时间:2008/09/14 20:56:36 责任编辑:XCB 阅读:

【教师节专稿】

  这是作者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是有志于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朋友们值得细细研读的一本书。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

  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感悟教育人生

  ■郭元祥

  北京中关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在教学生们观察实验结果。  本报记者王鹰摄

  北京西藏中学的教师正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生、理想、快乐和奋斗。本报记者王鹰摄

  作为一位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我从1996年开始走进中小学开展实验研究,并有幸于2000年6月开始,成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的一员,参与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有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有中小学校长,有一线众多的教师,还有从事教育图书出版的人员,以及教育新闻工作者。近20年来,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无数次饱含热泪地聆听一线校长和教师们感人的教育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动作为体会用心与他们交换。

  当今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发展的迅猛,教育日益成为具有高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利害的领域。人们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继而把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厚重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肩膀上,“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成了人们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口头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要求甚至苛求教师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他们,然后是理解他们,最后才应该是要求他们。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需要体验人生幸福的人。对专业场景中的教师来说,他的教育生活就是人生的过程。

  细品教育人生

  “教育人生(EducationalLife)”一词是我在8年前创造的一个术语。其实,我知道,这个词语并没有多少创新的成分,因为我是受到了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启发而提出这个概念的。“艺术人生”栏目每期访谈一位或一组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名家,他们每每谈及自己的艺术经历的时候,大多是把艺术作为一种人生来体验、来创造、来生活,而且每每回首往事的时候,大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甚至痛哭流涕。每次看完这个节目,我就在想,如果当我们的老师、校长、局长们回首教育往事的时候,也能热泪盈眶那该多好啊!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反映教育进入了他们的人生之中,才能成为一种教育人生的状态!

  教育人生要求教育中的人和与教育有关的人,特别是教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

  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占有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没有一种教育人生观怎么可能达成?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太功利了!教育中的人太现实了!

  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可悲的是,陷于功利追求中的教育及其之中的人们,大多麻木不仁、铁石心肠,没有任何感动力。

  3年前,我的一位教研员朋友讲述了发生在武汉市某著名中学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女儿初中毕业照毕业合影时,前排空出了校领导的座位,全体校领导却没有时间到场参加拍照。毕业照发下来,学生发现校领导们的形象居然也在照片上。毕业照合影中学校领导的形象是后来用电脑合成的。听到这个故事,我真的十分愤怒,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名校的校领导在忙些什么,学校领导如此的麻木不仁!面对即将毕业跨入人生新阶段的孩子们,连给一点真实的记忆都那么吝啬,他们能够感动谁?

  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需要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需要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需要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发展型、学习型组织的理想和信念。美国教师工会对全体教师发表了一份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饱含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誓言”,每次阅读这份誓言,都使人铭记教育的追求、教育的使命,都能唤起对教育的美好憧憬以及为之奋斗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我要求我的合作研究学校必须制定学校自己的教师誓言,而且每学期开学典礼上要面对全体学生和家长庄严宣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明确使命,牢记理想,坚定信念!我始终觉得,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当然,教育人生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真心希望我们的学校成为教师们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的精神家园!

  实现教育人生的魅力

  实现教育人生的魅力,需要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消解教育中的职业倦怠感,需要变革单一训练式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关注教师的细节,需要经营一种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教育生活,特别是教师的生活。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到了需要超越“粗放型”培养的局限性的时候了!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和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尊重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生自我实现需要、教师的教育专业自主权、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活动设计和一系列管理策略,确立学校中的教师文化,引领教师体验教育人生的意义,为教师体验自身成功的教育生涯创造必要的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品位,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先进性程度。教师的“教师观”、教师的学校教育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教育活动中处理教育事件的思维方式、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反映了学校的“教师文化”状况。

  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中人的教育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教师文化在其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师团队拥有什么样的教育观,以及教师处理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状况,反映了学校的观念文化。教师团队普遍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体现了学校的行为文化。一所学校所建立起来的各种专业行为制度,以及教师发展促进制度,表明了学校制度文化的性质和功能。

  在对待教师观上,要超越单一的“职业定向”,逐步引导教师理解和具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的独特专业精神,并将“教师职业”纳入自我的人生体验之中,建立一种教育人生的观念。在对待学校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在学校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研究创新、交流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学校空间与物质环境的建设上,把学校不仅仅看作是教师劳动的场所,更应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日常生活空间和教育生活空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第二个家,使学校具有家的意义和吸引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了“教师发展学校”。克拉克(PaulClarke)、霍德(ShirleyM.Hord)、罗伯茨(SylviaM.Roberts)等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带领许多中小学进行着“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研究,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Learning

  Communities,简称PLC),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先天性发展。在日本,以佐腾学为代表的学者则在中小学开始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实践表明,教师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在学校组织文化的特性上,使学校真正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发展性组织、原创性组织和战略组织。

  教师需要专业修炼

  十多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中心议题。人们比任何时候都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也显得日益重要。其实,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新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广泛的教育思想基础。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确认了教师的教育专业自主权力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创造角色。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从课程分层的角度,揭示了教师自身的课程意义。德国教育文化学派提出,教师是文化的使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具有文化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历次教师大会都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源于新的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指专业自身的独特性、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妥善地解决这个系统中的诸多问题,必须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工程师普莱西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教学机,他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编排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步骤,让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分步进行知识学习。程序教学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似乎使人们看到了教育新的曙光,即学生可以脱离教师而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据此,有人提出了所谓的“非学校化”主张,认为在未来信息化社会里,教师这个专业将不复存在,学校也将消亡。我们今天真实地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里,学校不仅没有消亡,相反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这个专业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或知识学习的活动,更是对儿童青少年身心进行的全方位培育活动,人机对话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融。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过程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缺乏专业水准的教师身处教育过程之中,或许永远只可能有遗憾而没有艺术。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从事教育专业生活必备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观念和专业能力。教育的专业精神是什么?这可能要从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主体观等角度来思考和回答。由于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是教育的全部内涵。因此,从总体上说,教育精神就是人本精神、发展精神。从此意义上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最符合教育本质规定性的思想。由此出发,教师的专业人格、专业观念和专业能力,都以对人的理解、尊重、关怀、启迪为要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文化建设,即重建教师的观念文化、教育行为文化、教师制度文化,而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乃教师文化之根。教师文化建设既要有核心教育哲学和教育价值观,也需要有对教师细节的关注和经营。细心、细致、细微、细节,事无巨细;小节、小事、小处、小点,以小见大。无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抑或提升学校形象,都需要关注教师发展的细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多元的。培养、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生力量。而教师自身的修炼则是一种最具活力的内生源泉。修炼的根本目的在于修心、修情、修性、修行。教师的修炼在于建立确立教育理想,达致教育信念;陶冶教育情操,养成教育德性;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精炼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

  (本文摘自《教师的20项修炼》,郭元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1日第5版

上一条: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

关闭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中心 设计维护: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20858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