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学校新闻- 大国工匠进课堂 模块教学开新篇
大国工匠进课堂 模块教学开新篇

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23 20:44:17 责任编辑:田寿永 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湖北职院人众志成城,学校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成效显著。我们推出“工匠摇篮·文化高地”系列报道,聚焦强校有我、心怀复兴梦想,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技能成才报国,赓续精神血脉,彰显使命担当,激励广大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本网讯 蔡祥 )近期,机电工程学院数控加工编程等核心课程课堂“星光璀璨”,学子们追的“星”,是大国工匠和工匠之师。校企混合教学团队,协同推进模块化教学,融合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深化教学改革。

大国工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技术能手等多名企业一线顶尖匠师齐聚机电工程学院,聚力模块化教学, 深度融入人工智能、智能加工等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与教师协同育人,通过 “理论+实践” 双轮驱动,用新质生产力导向下的真场景、真问题、真技能,赋能学子成长。

(“大国工匠”、中国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专家邹峰授课)

顶尖匠师  各展所长

机电工程学院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需求,组建了一支涵盖多领域的“顶尖匠师教学团队”。其中 “大国工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邹峰领衔,汇聚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胡大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朱萌萌,航天特级技师、数控加工与AI应用专家马文兵,全国技术能手、优秀校友雷添翼,航天特级技师房德政、孙武兵等一众行业领军人物。这些深耕制造一线数十年的匠师,不仅带着航天产线实战经验、行业核心技术与顶尖工艺标准,更携人工智能赋能数控加工、智能产线运维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深厚积淀,全面参与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

在课堂上,匠师们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重构教学模块,专门设置“人工智能数控编程”“AI辅助复杂零件工艺优化”“智能加工质量管控” 等前沿教学单元,将航天精密零件加工中的AI算法优化、智能产线故障诊断、数字孪生模拟实操等实战技能融入课堂。他们借助人工智能教学工具,让学生在真场景中学习 “理论+智能实操” 的双轨技能,推动传统数控专业教学向新质生产力适配型人才培养升级,助力学子精准对接先进制造业岗位需求。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产业教授胡大明授课)

(航天三江特级技师、数控铣削加工专家马文兵授课)

机电工程学院围绕数控加工、机械制造等专业核心能力,将课程体系拆解为“理论基础、核心技能、实战攻坚” 三大模块。其中,“理论基础模块” 由学校骨干教师负责,搭建扎实的专业知识框架;“核心技能模块” 则根据匠师专业特长精准分工,实现 “一人一模块、一技一专攻”:“大国工匠” 邹峰作为行业标杆,专攻 “复杂曲面零件编程优化” 模块,以参与国家重点航天装备核心零件加工的亲身经历,拆解微米级精度控制的核心逻辑,分享其主导的 “复杂零件高效编程优化方案” 在航天产线的应用实践;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胡大明专攻 “深盲孔加工与自适应补偿技术” 模块,以航天零件加工为场景拆解行业痛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朱萌萌主导 “切削参数匹配与刀具故障排查” 模块,分享企业真实生产中的精度管控经验;航天特级技师房德政、孙武兵则分别负责 “特种零部件铣削”“智能化数控操作流程” 模块,带来最新行业工艺标准。顶尖匠师各展所长,让每一个教学模块都紧扣产业实际。

(湖北海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郑建授课)

匠师协同育匠心  “三真” 教学破难题

“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是让理论对接实践、课堂衔接产线。”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朱志强介绍,学院创新构建 “学校教师讲理论、企业匠师传技能” 的协同育人模式,打破传统 “理论+实训” 的简单拼接,实现 “理论模块打基础、实践模块解难题” 的深度融合。

(优秀校友、全国技术能手雷添翼授课)

在教学实施中,所有模块均源自“真场景”—— 课程案例全部选自航天三江等合作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其中邹峰带来的航天特种曲面零件加工案例,让学生直面航天级制造的严苛技术要求;聚焦 “真问题”—— 每个实践模块都以行业痛点为切入点,邹峰针对 “复杂曲面加工效率低、精度难把控” 的行业瓶颈,带领学生复盘自己攻克该难题的全过程,从编程逻辑重构到切削路径优化逐一拆解;胡大明带领学生破解 “深盲孔加工震颤报废” 难题,朱萌萌聚焦 “高强度材料精度控制” 困境,让教学围绕实际生产难题展开;展示 “真技能”—— 匠师们通过仿真系统实操、实物演示、参数调试直播等方式传授实战技巧,邹峰更是现场操作仿真系统,演示如何通过编程优化将零件加工误差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以内,手把手指导学生模拟优化航天零件编程流程,让 “课本知识” 快速转化为 “岗位能力”。

“原来课本里的编程逻辑,能直接用来解决航天零件加工的实际问题!”2024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课后感慨。在备战省级技能大赛时,学生团队遇到薄壁件加工变形难题,正是融合了邹峰 “复杂零件装夹与编程协同优化” 的实战技巧,以及学校教师讲授的理论原理,最终实现0.02毫米以内的精度控制,真正做到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梅重深入课堂)

产教融合结硕果  改革赋能报家国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梅重全程参与多模块课堂听课,尤其聆听了“大国工匠” 邹峰的授课后,对机电工程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给予高度肯定:“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产教融合,机电工程学院汇聚以邹峰为代表的顶尖匠师集群,以模块化教学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难题,既彰显了大国工匠精神,又夯实了技能人才培养根基,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为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为立院之本。本学期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正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升级实践—— 通过与航天三江及其万山公司、险峰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教学模块,共编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最新工艺标准、设备操作规范直接融入教学环节;依托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市域产教联合共同体,实现 “教室连着产线、实训对接岗位”;“订单班”“现场工程师项目” 与模块化教学无缝衔接,让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配企业岗位需求。

如今,在以邹峰为代表的匠师协同与模块化教学的双重赋能下,学子学习热情持续高涨,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同步提升。机电工程学院继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吸纳更多行业顶尖匠师加盟,迭代优化模块化教学体系,让“真场景、真问题、真技能” 贯穿教学全过程,让技能报国的信念在学子心中深深扎根,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审核:朱志强)

上一条:学校召开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
下一条:孝感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 暨开放教育2025秋季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关闭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中心 设计维护: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20858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