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文学园地- 我们的大学生活
我们的大学生活

供稿:文学园地 发布时间:2012/06/05 10:50:25 责任编辑:XCB 阅读:
付学清
1977年3月,人们都沉浸在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的喜悦中,我们最后一届“工农民学员”,怀揣着《孝感地区高等医学班临床医疗专业》的大专录取通知书,来到孝感地区卫生学校,开始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
我们一共有2个班,同学们分别来自工、农、兵各条战线,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大的快40岁了,文化基础也参差不齐。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勤奋好学、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顺利完成了学业。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为我们配备了实力很强的师资队伍。归国华侨吴国凰老师教我们英语。她认真、耐心,因材施教,从字母音标开始教起,不厌其烦的领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使我们这些年纪大、基础差的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教病理的周少娴老师,40多岁,刚刚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在给我们讲肿瘤课时,身体还很虚弱,边擦汗、边指着一侧隆起、一侧平坦的胸部对我们说:肿瘤是可以治的,看我现在不是照样可以工作吗!谆谆教诲,让我们由衷地敬畏,那一幕终生难忘。当时正是社会上谈癌色变的时候,欣慰的是,我们的周老师现在仍然健在,身体很好,去年回学校看我们,激动不己。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好老师,我们学校的办学实力受到省卫生厅的重视和好评。记得那几年,全省医院院长管理培训班、中医医师提高班、全省解剖师资培训班等都在学校举办。孝感地区高等医学班,1977年开始招收临床医疗本科学生。
回想当年的学生生活,既艰苦又充实,既学到知识又锻炼思想品质。我们进校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几处旧式两层木楼,分别用做学校行政和学生宿舍,其它多为平房。我们2个大专班的教室安排在现在的家属院里。学校只有饭堂,没有澡堂。吃饭10个人一桌,每餐一盆菜,用瓷缸蒸饭,进餐时各自对号入座。同学们会自动调整饭量,一番大家庭的味道。后来因为米量不好把握,浪费较大,就改为发餐票了,既节约又人性化。在没有澡堂之前,学校给每班发一担水桶,课外活动时,同学们轮流值日挑热水,分给大家洗,当然这种体力活主要是男同学干得多。
因为我们是大专班,在校期间经常参加各种劳动。学校在邹岗有一个农场,我们每年去那里劳动一次,收割、播种样样能行。记得1978年学校建四层教学楼时,因施工急需,要求我们大专班每个同学往工地楼上送200块砖,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肩挑背驮、互帮互助,圆满完成任务。学校建灯光球场时,也从我们班抽出几十名男生,参加搅拌混凝土,一直干到深夜才完工。劳动很辛苦,也乐在其中,每当我们看到学校这些建筑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过力、流过汗,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上一条:难忘的岁月
下一条:我和图书馆一起成长

关闭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中心 设计维护: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20858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