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
高职院校姓“高”,因为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更姓“职”,因为它是职业教育的领军方阵。姓“职”,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最大特点;姓“职”,就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道路。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学生及家长对我们的要求,更是高职教育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个大课题,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的选择,它既涉及办学模式,又涉及人才培养模式。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实践的变动,更重要的是它能使高职教育与工作变化、岗位职业变动始终融为一体。它不仅能够解决贴近的问题,更能够解决融合的问题。职业教育是“做的教育”,必须与工作、与职业融为一体,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以及整体的教育,都要与工作实践、职业岗位变动连在一起。可以说,学生的工作实践、职业岗位实践本身就应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对强化高职教育特色具有本质意义。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特色表现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否则就会沦为普通教育的附庸,就会成为普通教育的“压缩饼干”,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地位。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到真正的技能。
学生只有经历了与“职业人”之间的沟通,领略了行业以及岗位的文化氛围,才能在学徒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不断转换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术职业人才。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通过调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充实和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尤其是可以通过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当今的时代,岗位变化、技术升级非常快,不依托社会特别是企业,胜任职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建成。只有统筹社会资源,我们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建成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业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帮助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一方面,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去学习;另一方面,它还能拓宽学生就业的选择途径,为有针对性地教学、实训、实践、就业选择提供渠道。
总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练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这在德国表现为“双元制”
模式,在美国表现为“合作教育”模式,在英国表现为“三明治”模式,在澳大利亚表现为“TAFE”模式,在韩国表现为“顾客导向”模式。这些模式尽管特点各异,但核心的内容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成功的高职教育以及成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出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实践也证明,凡是办得比较好的职业教育学校也都是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成功的院校。谁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条路,谁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谁就能走在职业教育的前列。反之,职业学校如果关门办学,必定是普通教育的翻版,必定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学校。
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浙江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的重要突破口。我们为此要做的事很多,但有几项工作必须抓住,并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第一,统一思想,切实强化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意识和责任。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理念问题。要深化对教育多元化的认识,深化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认识。真正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当作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来看待,进一步增强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科学规划,进一步理清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路。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规划“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放在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尤其是要把它放在学校的系统发展中去谋划,放在学校的开放发展中去谋划,放在学校的长远发展中去谋划。规划应坚持从每个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从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出发,从培养的职业人才需要出发,尤其应重视研究依托行业产业求发展问题。规划应务必落到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上,舍得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配置教育资源,以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
第三,完善组织,大力建设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力管理系统。首先,决策层面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及时思考、筹划“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亲自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真正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放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管理层面要充实专门的力量从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所有的学校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建设。再其次,实施层面要努力提高教师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能力,建设一支既熟悉教学,又熟悉企业和职业岗位的专兼职结合的“两栖型”教职工队伍。完善组织,不仅要做好学校内部的组织系统完善工作,还要做好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系统组织工作。我们应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校内校外组织管理系统。
第四,改进自我,不断增强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吸引力。要研究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和课程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载体,也是自身实力最集中展现的平台。学校设置专业和课程不能单纯地考虑自身教学的需要,还应该考虑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多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角度考虑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企业及行业共同开发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要研究校内实训基地的设置和建设,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吸引力;要研究教学组织,特别是学生实习安排,增强教学组织及实习安排的吸引力;要研究帮助企业和行业培训职工和开发推广技术问题,增强学校服务的吸引力。
第五,加强引导,充分调动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各方的积极性,特别是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要通过完善评价制度和相关的机制建设,引导学校、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并以此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强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应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支持政策要努力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挂钩,学校内部政策应积极向有助于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倾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关系到教育、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竞争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最根本的竞争,而其中离不开培育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积极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努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这是责任,更是使命,我们应该为此而不懈奋斗。
《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3日第10版